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 各家搶灘移動支付
2020-04-18
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爭奪塵埃落定后,除了支付企業,各大運營商、銀行以及銀聯等紛紛把下一個目標瞄準在移動支付領域。6月1日,由深圳移動與深圳通公司開發的手機深圳通投入使用,在移動支付方面搶先一步。6月3日,中國銀聯表示,移動支付國家標準草案已研制完成。接著,支付寶稱,將主攻包括移動支付方式在內的“快捷支付”。6月8日,中國銀聯已搶先一步,在銀聯卡上推出“手機支付”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移動支付領域的競賽將趨于激烈化,不久移動支付應用會呈現噴發的勢態。
移動支付成新熱點
艾瑞咨詢的最新數據,2011年國內Q 1第三方網上支付的交易規模達3650億元。雖然移動支付所占的比例不大,但增長迅猛。2010年,市場整體規模達2 0 2 .5億 元 , 同 比 增 長31 .1%。易觀國際則預計,2011年底,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將快速增長到2.21億戶,從而超過PC上網支付用戶數。面對移動支付的巨大蛋糕,第三方支付企業、銀行銀聯、運營商之間硝煙彌漫。
牌照發放后,各家企業對移動支付均表現相當積極。中國銀聯董事柴洪峰在兩周前即表示,出于對移動支付看好,中國銀聯已經在央行指導下與全國性商業銀行,以及支付寶、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業一起制定了新的移動支付標準。支付寶公司副總裁樊治銘則稱,支付寶將專注在網絡支付和移動支付兩大領域。
雖然這次牌照發放并沒涉及運營商,但是運營商在移動支付方面也是不遺余力。今年初,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均先后籌備、成立移動支付企業,而中國移動則制定標準、入股浦發銀行,如今又在深圳與深圳通公司一起,在手機上實現了深圳通的支付功能
支付平臺應用數量或將爆發
有業內人士指出,因為國內網銀不成熟,移動支付必須直接與網銀交易系統關聯(即綁定銀行卡),實現客戶端內一站式的交易操作。為此,支付寶推出了“快捷支付”(過去稱為“卡通”),財付通對應的是“一點通”。樊治銘承認,日后,支付寶將主攻快捷支付產品作為解決移動支付的重要手段。目前,支持支付寶“快捷支付”的銀行已達83家。
實際上,早在2010年,財付通、支付寶等就開始在移動支付領域布局。去年7月,財付通發布了開放平臺的計劃,其中就涵蓋了移動支付領域。該計劃準備讓讓第三方開發商的應用嵌入財付通的手機客戶端中,實現多種支付功能。3個月后,支付寶高調推出針對手機應用開發者的開放平臺。
盡管聲音都很大,但是南都記者觀察發現,這兩家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企業,在手機客戶端的支付功能實現方面進展并不大。從去年底至今,兩者僅實現了充話費、水電煤繳費、買彩票等功能。張毅認為有兩個原因,“首先移動電子商務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,因此支付需求不明顯。同時一旦牌照下不來,存在極大風險。不過,現在門檻已跨過,未來開放平臺的應用數量會大幅增加。”
第三方支付企業提前布局,但中國銀聯也在奮起直追,亦將這種“快捷支付”作為目標。日前,中國銀聯聯合相關各方正式推出“銀聯在線支付”和“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”兩項業務。據了解,“銀聯在線支付”平臺支持用戶無需開通網銀即可網上支付,且貨到付款時無需提前向第三方賬戶劃款,交易資金在個人銀行賬戶內凍結,由銀行完成預授權擔保。業內普遍認為,這可能對現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產生巨大沖擊。